2023年6月10日是“文化和自然遺產日”,為進一步推進傳統文化進校園,提高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,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,決定開展臨沂市2023年“文化和自然遺產日”暨第九屆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。
壹:“匠心手造 青春力量”文創大賽
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“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”為指引,展示“齊魯文化”“手造技藝”的內涵,探索活態傳承新樣式,擴大“山東手造”聚力校園的品牌影響力,讓文創更具“中國風、齊魯范、沂蒙味”,將非遺與紅色文化、傳統文化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、工匠文化相結合,打造具有代表性、地域性的典型形象,形成固化成果。
貳:“遇見非遺”微視頻大賽
以技藝傳承、非遺教學、社會調研、經典誦讀等經歷、感悟為視角,以視頻短片的形式講述“遇見非遺”的故事。鼓勵師生主動聯系調研非遺項目,進行深度挖掘創作,形成非遺教學類、非遺推廣類微視頻作品。
叁:“百人匠心 校園市集”非遺博覽會
組織全市各縣區傳統技藝、傳統美術、傳統醫藥、民俗和傳統美食等代表性非遺項目,進行現場展示、宣傳制作、展覽體驗,以“百人匠心”進校園的形式,宣傳推廣我市非遺項目,營造校園及周邊文化市場熱度。
肆: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》通過20周年知識競答
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》是文化遺產領域具有全球影響的重要公約之一,是人類歷史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重要里程碑,于2003年10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2屆大會上通過。2006年4月生效。截至2018年,已有178個締約國,在全世界非遺保護方面取得了矚目的成果。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的形成、非遺保護的重要性與緊迫性等方面進行線上知識競答。
伍:非遺工坊成果展
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充分展示我市在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、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建設成果,于6月10日至6月25日在臨沂市文化館舉辦非遺工坊成果展,集中展示各非遺工坊在非遺保護傳承、帶動就業增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。
全省200余個非遺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參展,院校、文化團體和文化產業企業齊聚校園。非遺大集、文藝展演、非遺論壇、產教融合、現場體驗、宣傳推介……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