瑯琊新聞網訊 城鄉綠如網,沂蒙翠滿山。經過多年持續開展國土綠化,臨沂森林面積達到517萬畝,居全省首位。全市易綠化的區域基本完成造林綠化,剩下可栽樹的地方造林難度越來越大。
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林業工作的部署要求,助推全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,市委、市政府堅持目標導向、問題導向、效果導向,將“種植樹”作為全市林業工作的主題主線,決定從2023年到2025年在全市實施國土綠化三年攻堅行動,在宜林荒山(荒地)生態脆弱區和村莊完成造林60992畝,到2025年底全市森林面積繼續以較大優勢保持全省第一位次。
按照市委、市政府要求,市林長制辦公室日前印發《關于全市國土綠化三年攻堅行動的實施意見》,提出以荒山(荒地)綠化和鄉村綠化美化為重點,按照“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綠化”“一個村莊一個村莊美化”進行攻堅,實現城鄉森林化、村莊林蔭化、荒山(荒地)全綠化的目標,構建林水相依、林山相依、林城相依、林村相依的城市森林網絡空間格局,為打造新時代美麗沂蒙和鄉村振興林業樣板夯實生態基礎。
推進荒山綠化 筑牢生態屏障
以國土“三調”成果為統一底板,以全市造林綠化空間調查評估成果為依據,確定全市完成荒山(荒地)造林50259畝。2023年重點綠化高速公路、國省道、環蒙山重點旅游線路沿線可視范圍內宜林荒山(荒地)16776畝,其中山頭124個、面積14974畝;2024年,完成荒山(荒地)綠化16571畝,其中山頭114個、面積13861畝;2025年,完成荒山(荒地)綠化16912畝,其中山頭90個、面積13639畝。
提質村莊綠化助力鄉村振興
對“百村示范、千村整治”工程涉及的村莊和蘭陵、費縣、平邑西部振興6鄉鎮進行綠化美化,村莊出入口及村內主次干道兩邊宜綠盡綠,鼓勵在村莊內外有序建設口袋公園、小微花園和郊野游憩性森林,增加公共綠地,建設護村林、護路林、護岸林,實現“綠滿沂蒙花滿村”,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。到2025年底,在全市涉及的63個鄉鎮,綠化美化1100個村莊,栽植119萬株林木,增加林木綠化覆蓋面積10773畝。
多措并舉保障 激發造林活力
強化組織領導。依托全市四級林長制責任體系,實行市級統籌、縣級主體、鄉鎮負責、村級落實的國土綠化責任制,縣、鄉兩級黨政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,定期專題研究,定期一線調研,定期督導檢查,做到要素優先保障、工作優先研究、問題優先解決,確保本地荒山(荒地)綠化和鄉村綠化美化工作順利推進。加大資金投入。按照“政府主導、市場運作、社會參與、多元投入”的原則,通過加大地方投入爭取上級支持、引導社會參與、探索林業碳匯開發項目、加快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方式,推動各類生產要素向林業聚集,確保國土綠化三年攻堅行動扎實開展。搞好規劃設計。各縣區制定三年攻堅行動總體規劃方案和年度實施計劃,實現“直達到縣、落地上圖”的精準治理、精細管理。
嚴格考核獎懲 形成造林合力
建立完善考核獎懲機制,三年攻堅行動納入市對縣區林長制考核評價體系,建立市縣鄉村四級林長落實責任清單、任務清單,將任務分解落實到縣區、鄉鎮、村莊、地塊,形成量化、細化的目標任務責任體系。市林長制成員單位明確責任分工,加強組織協調,形成造林綠化工作合力。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、市林長制辦公室通過督查通報、現場觀摩、年底考核等方式,進行督導推進。
放眼沂蒙大地,山丘松濤陣陣,平原林網縱橫,城市推窗見綠,鄉村林果豐茂,盎然綠色逐漸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,良好生態日益成為幸福生活的常態。站在新的起點上,我市將發揚愚公移山精神,鍥而不舍,久久為功,有計劃地干、有組織地干、一年一年地干,植樹造林、綠化家園,為增進千萬老區人民的生態福祉、守護好山東半島最大的“綠肺”作出新的更大貢獻。朱鵬 解文科
臨沂資訊網可為客戶提供軟文發稿服務、自媒體推廣。 QQ:251941806
臨沂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
1.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臨沂資訊網” 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臨沂資訊網。如轉載,須注明“來源:臨沂資訊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. 凡本網注明 “來源:XXX(非臨沂資訊網網)” 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.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臨沂資訊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,應及時向本網書面反饋,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,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,會采取相應措施。
4. 臨沂資訊網對于任何包含、經由鏈接、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、信息或廣告,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。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。
5.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。